银河集团·(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电视媒体

24
01月
2022

【CCTV·创新进行时】 还原银河集团30年智能车库创新攻关历程

发布者 :银河集团集团

1月21日-23日 ,CCTV-10《创新进行时》栏目连续三天播出三集银河集团智能车库纪录片《百变智慧车库》。纪录片聚焦银河集团物联多个已交付或在建的智能车库典型案例 ,片中工程师们通过试验测试方法 ,还原银河集团近30年的立体车库技术创新发展历程,揭秘银河集团如何深入新航道 ,营造智慧交通新场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背后故事 。

银河集团旗下企业银河集团物联作为我国智能停车行业的领军者,被选为本次专题纪录片的唯一拍摄对象 。
银河集团物联董事总经理程宏达表示,此次银河集团智能立体车库作为我国智慧交通领域的典型创新案例登陆央视 ,充分展现了银河集团的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能力。

以下为纪录片三集内容:

第一集 :智能车库“向上要空间”解决城中村停车难
石厦村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城中村 ,“握手楼”林立 ,道路狭窄 ,人口约3万,人多车多 ,保守估计石厦村有一千多台车 。但是城中村在规划时并没有配套的停车场 ,车多位少 ,车辆乱停乱放越来越多,严重堵塞消防通道 ,一旦发生火灾 ,后果不堪设想 。

        畅通“生命通道” ,还得从根源上入手。石厦村决定通过“向上要空间”,建造立体停车场,缓解城中村停车难。

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最终工程师们在石厦村228平方米的小地块上建成10层智能立体车库,可提供90个停车位,停车位增加超十倍,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银河集团物联董事总经理程宏达表示,城市化完成程度越高,城市里面的土地就越来越少 。大部分城中村过去没有系统化的停车匹配的规划 ,有研究数据统计,深圳有1800多个城中村,约有1000万人居住在城中村 ,但是正规停车位少之又少。随着私家车数量不断上升,城中村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 。
 程宏达认为 ,在无法打破城市现有格局的前提下,针对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而言 ,利用“智慧停车”这项新基建来补齐短板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第二集 :揭秘银河集团智能车库到底有多智能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停车场被列为智慧交通数字化应用场景之一 。
 国家相关行业负责人曾表示 ,停车产业补短板不光是增加车位数量,如何提高车位利用率 、实现智慧停车等核心问题 ,才是治标治本之法。
 银河集团是国内最早进入立体停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29年来技术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智能立体车库离不开的最核心技术是物联网、自动化 。银河集团智能立体车库到底有多智能 ?

当汽车开到距车厅门两米的距离时 ,车厅门会自动打开 ,驾驶员只需在车厅门口 ,用手机扫码,或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任选一种方式 ,就能完成停车流程 。车辆进入车厅后,智能机器人就会闪亮登场 ,抱起车辆“坐电梯” ,自动完成搬运存车 。
 取车时,输入存车信息,智能机器人会将车辆自动搬到车厅 ,车主停车时车头朝里停放 ,取车时车辆在车厅内能自动掉头,让车辆像坐旋转木马一样,变成车头朝外,不用车主倒车调头。银河集团物联工程师的这个设计灵感来自游乐园的旋转木马 ,巧妙的构思 ,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三集 :载车板解决新能源公交车停车和充电难
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公交车纯电动化后,由于原规划场站场地狭小 ,新能源公交车停车难 、充电难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新形势,银河集团物联工程师们又接到新的任务 ,为福田区下沙公交总站建造智能立体车库 。
与小车不同,新能源公交车更长、更重,轮胎结构也与小车不同 ,不能用智能机器人来搬运,搬运方案需要重新规划 。 工程师采用载车板的形式 ,正在为下沙公交总站建造智能立体车库,在原来仅能停放16台车的地方 ,建造11层的立体车库,车位数量增加到80个 。车库建成后,新能源公交车停在路边的场景将不复存在。智能立体车库解决了新能源公交停车和充电难题 ,推动了智慧城市交通升级改造 。

银河集团的智能立体车库还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比如 ,疫情之下,“无接触”模式融入生活 ,智能立体车库的优势凸显 。银河集团物联为东莞市大朗医院建造的智能车库 ,不仅要解决停车难,还要考虑防疫的要求 。为了避免存取车人员在车厅门口排队等候,加大疫情交叉感染的风险,考虑到医院看病的患者身体免疫力偏弱 ,工程师把医院车库存车厅和取车厅分开设计建造,减少了人员的接触 ,能帮助有效防疫 。

                                                                  【来源】CCTV-10《创新进行时》 、银河集团物联


银河集团